2024年7月碎碎记:构建与思考
如果你依赖他们的赞美过活 你也会死于他们的批评
一、核心思考:矛盾、需求与规律
一切创造都始于思考。在行动之前,看清事物的本质、主要矛盾和底层规律,至关重要。
主要矛盾与核心需求
#todo 分析主要矛盾, 双方的需求, 核心需求
这是我本月思考的起点。无论是做产品、沟通还是生活,核心都是识别并解决主要矛盾。
- 需求的本质:沟通的背后,是否有看得见的需求?很多时候,表层的言语掩盖了真实动机。要做的不是听他说了什么,而是看懂他想要什么。
- 依赖的悖论:如果你依赖他们的赞美过活,你也会死于他们的批评。这提醒我们,价值判断的锚点应该在内部,而非外部。
- 关于改变:一个人想自我改变,一个是极致的渴望,一个是受到强烈的打击。温和的环境难以催生真正的蜕变。
- 世界运行的规律:商业、经济、社会,背后都有一套规律。理解它,顺应它,而不是妄图对抗它。唯有前景,才能让人忍受当下的苟且。
涌现与系统思维
涌现:由大量的简单的小部分组成一个大的整体后会涌现某些能力,这种现象就是涌现。涌现现象是一种整体属性或行为,它不能仅从其组成部分的性质预测,而是由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动态产生的。涌现不仅是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理论的核心概念,更是连接微观与宏观、个体与集体的桥梁。
整体大于部分之和。精细地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,以及隐藏在连接之中的复杂性,是做出正确决策的基础。不要成为系统的一枚棋子而不自知。
一些闪光的观点
- 兽性的一面:成事需要有好奇心、大心脏和强大的心力,有时候,也需要一点“兽性”——原始的、不顾一切的冲劲。
- 高低贵贱:不分高低贵贱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,一生都在拼搏。细节,全是细节。
- 重复与工作流:不要做重复性劳动。如果涉及重复,则需要总结为 workflow,做到可复用。
- 关于智慧:智慧是一种智力特质——能够看到现实的真实面貌。但它也是一种道德特质;我们不会称一个自我中心的人为智者。它还是一种精神特质;智者拥有一种平静,能够在其他人被负面情绪压倒时保持冷静。
- 卡夫卡式社会特征:
- 几乎所有人都心知肚明,都知以后会付出代价;
- 服从暂时安全,不服从马上付出代价;
- 服从的会一起干掉不服从的;
- 道理会被所有人视而不见;
- 灾难后,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无罪的。
二、构建者之路:产品、创业与技术
思考最终要落地于创造。无论是代码、产品还是品牌,都是“builder”与世界对话的方式。
AI 与智能体(Agent)
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我们工作的方式。我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如何利用 AI 提升生产力,并构建更智能的系统。
- AI 产品的阶段:第一阶段是参与(如侧边栏),第二阶段是自主完成任务。
- AGI 核心链路:
#agi
感知(入) -> 识别(认) -> 学习(知) -> 任务(需) -> 计划(求) -> 求解(决) -> 迁移(策) -> 行为(出)。 - LLM 的本质与局限:LLM 本质上就是个概率自动机,数据处理也是强调相关性而不是因果性,所以从根本上就没有逻辑推理能力。目前靠思维链技术模拟逻辑能力,是套模板,无法从本质上解决问题,该错继续错。
- 智能体协作(IoA):想象一下,如果 AI 智能体能像人类一样在互联网上进行协作,那将是怎样一番景象。这就是智能体互联网(IoA)背后的理念。来自清华、北大等高校和公司的研究,目标是创建一个平台,让不同的 AI 智能体可以组队处理复杂的任务。
- 多 Agent 实践:
- 任务分解: 就像把一个大蛋糕切成小块,让智能体可以一步步地解决。
- 多计划选择: 像是给智能体一个“选择轮”,它可以生成多个计划,然后挑一个最好的来执行。
- 反思与细化: 让智能体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,能够停下来反思,然后改进计划。
- 记忆增强规划: 像是给智能体一个记忆面包,让它能够记住过去的经验,为将来的规划提供帮助。
值得关注的项目与工具
我收集了一些本月遇到的有趣项目,它们代表了技术演进的方向。
AI & Agent
- AutoAct: 论文 | 代码 - 自动执行任务的 Agent 框架。
- Tribe: GitHub - 基于 LangGraph 构建的,一个可以快速构建和协调多 Agent 团队的低代码工具。
- Financial Agent + Generative UI: GitHub - 金融 Agent 的一个有趣实现。
- MacOS-Agent: GitHub - 可在 macOS 上执行操作的 Agent。
- AISuperDomain: GitHub - 一次提问,多个 AI 同时回答。
- Pezzo: GitHub - 开源 LLMOps 平台。
开发工具 & 平台
- WebVM: GitHub - 完全在浏览器中运行的 x86 虚拟机,无需后端。
- Dokploy / Coolify: Dokploy | Coolify - Vercel/Heroku 的开源自托管替代方案。
- Tiptap: GitHub - 一个无头(Headless)跨框架的富文本编辑器。
- Logdy: 官网 - 便捷的日志查看工具。
- Motion Canvas: 官网 - 用代码创作动画的工具。
- Zed Editor: 博客 - 高性能代码编辑器,现已登陆 Linux。
创业方法论
从一个人到一家公司,有一些被验证过的智慧。
YC 创业指南精选 (YC's Startup Advice)
- Launch now - 立即启动
- Build something people want - 打造人们需要的东西
- Do things that don't scale - 做一些无法扩展的事情
- Find 10-100 customers who love your product - 找到10到100个热爱你产品的客户
- Write code - talk to users - 编写代码 - 与用户交流
- Growth is the result of a great product not the precursor - 成长是优秀产品的自然结果,而非先决条件
- Ignore your competitors, you will more likely die of suicide than murder - 忽略你的竞争对手,你更可能死于自杀而非他杀
- Be nice! Or at least don't be a jerk - 要友好!或者至少不要成为一个混蛋
- Get sleep and exercise - take care of yourself - 睡觉和锻炼 - 照顾好自己
更多内容可以参考 《一人企业方法论》。
三、流量的密码:48条获客感悟
产品需要用户。流量的本质是获取人的注意力,而注意力背后是需求。这里整理了关于流量获客的 48 条感悟,是宝贵的实战经验总结。
- 入驻互联网巨头平台,是获取流量最简单的方式。
- 在抖音,高客单价产品从一个粉丝开始就要计划引导到私域。
- 生产优质内容与平台换流量,是线上最高性价比的行为。
- 好的内容火过的一定会再火,重复拍,因为人的 90% 需求不变。
- 想稳定输出爆款,得提前准备海量选题。
- 爆款三要素:让用户看下去,解决用户需求,打造用户获得感。
- 小红书爆款套路:测评报告、心得攻略、避坑指南等,核心是让用户有收获感。
- 短视频效率比图文高5倍,个人出镜信任感比不出镜高5倍。
- 替某一类群体发声,最好还能帮他们赚钱,你会成为这类人群的“神”。
- 抖音直播:话术比主播重要,产品卖点比主播重要。
- “真实”可以快速增加用户信任感,脱稿出镜可以加强信任感。
- 有搜索的地方就有 SEO,做内容时顺手做。
- 如果真的想做 SEO,选好关键词后,在内容方面量大出奇迹。
- 投放是杠杆,好产品是支点,能打开流量新世界的大门。
- 宇宙的尽头是铁岭,流量的尽头是微信私域。
- 做私域的第一件事是学会对客户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:培育、激活、转化、关怀、复购。
- 最简单的成交方式是做客户的引领者,成为客户的崇拜对象。
- 一个 IP 崛起的三个阶段:自说、他说、传说。
- 别人记住你很难,打一个专属记忆点就行。
- 异业联盟,抱团是对抗风险的重要手段。
- 提炼产品卖点,是做流量之前的第一步。
- 服务性思维是所有流量操盘手的必修课。
- 别人的私域是你的公域,混社群是销售最简单获得线索的方式之一。
- 优秀的产品经理具备做流量操盘手的潜质。
- 流量操盘手的四个阶段:手熟、理论指导、框架脉络、组织作战。
- 要关注平台动向,遇到红利,会获取大量便宜流量,但记住红利是短期的。
- 跨平台的流量思维,比如知乎内容被百度收录,存在流量蓝海机会。
- 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调性,要选对平台。
- 要学会借势,复用用户脑海中已有的心智。
- 流量的本质是获取人的注意力,其背后是需求。
- 所有产品生命周期都会经历:萌芽期、成长期、成熟期、衰退期。
- 所有公司的业务核心竞争力都可以归纳为:成本之争。
(为保持篇幅,此处仅列举部分核心感悟)
四、内省与成长:从心法到活法
技术和商业之外,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归自身。如何与自己相处,如何面对世界的复杂性,是贯穿一生的课题。
如何安慰自己
- 课题分离:多关注自己能改变的,少关注自己不能改变的。不要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。
- 汝非浪,乃水也:
海洋中有两朵浪花,一大一小,正朝着岸边涌去。眼看离岸越来越近,大浪忽然意识到了即将发生的事。它看到前方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拍打在岸边,瞬间消失不见。大浪顿时慌了神,对小浪喊道:“完了完了,我们就要到头了!”小浪却笑眯眯地说:“别担心,我们不会有事的。”大浪急了:“你不明白啊!我们马上就要消失了!”小浪依然淡定自若,说道:“不会的。我用六个字就能告诉你为什么。”“什么意思?”大浪疑惑地问。小浪答道:“汝非浪乃水也。”
这个故事形象地描绘了如何在经历巨大的转变时,依旧保持自我本心。
贝叶斯与人生哲学
孔子在《论语》中的告诫:“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”,可以用贝叶斯定理的思维方式来理解:
- 毋意 (Don't be speculative): 做推断前必须寻找证据(先验概率)。
- 毋必 (Don't be certain): 使用概率来判断,而非简单的非此即彼。
- 毋固 (Don't be rigid): 观念应随着事实的变化而变化(用后验更新先验)。
- 毋我 (Don't be self-centered): 超越内部视角,从外部视角看问题,避免偏见。
生活的节奏
每周留出一天,不工作,不做生意,不赚钱。把这一天称为“放空日”。利用这一天休息、充电、思考人生中最重要的事。令人意外的是,你将发现过这个放空日是你一周里做的最有成效的事。
不要被短期的安稳所迷惑,也不要抱怨任何。努力不过是最基本的门槛。
马斯洛需求与爱自己
最后,用一张马斯洛需求理论图来总结个人成长路径,这不仅是心理学理论,更是一份“学会爱自己”的指南。
- 生理需求: 规律饮食,保持足够的睡眠。
- 安全需求: 锻炼身体,学习安全知识,学会保护自己。
- 爱与归属需求: 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,结交对自己好的人。
- 尊重需求: 精进技能,举止得体,与人为善。
- 认知需求: 学习知识,多阅读,增长见识。
- 审美需求: 学习穿搭,多看艺术展,提高审美。
- 自我实现: 找到人生价值,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马斯洛提出:“人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,且需要从外部得来的基本满足逐渐向内在的满足实现成长的转化。”
世间百态,山山而川,不过见众生,见天地,见自己。 人生海海,山山而川,不过尔尔。
这个七月,充满了破碎感,也充满了创造的欲望。希望这些思考,也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。
附录:本月笔记中出现的技术术语速查
线性回归(LR)、逻辑回归 (LogR)、多项式回归 (PR)、Lasso 回归、Ridge 回归、弹性网络 (Elastic Net)、决策树 (DT)、随机森林(RF)、梯度提升树 (GBT)、XGBoost、LightGBM、CatBoost、支持向量机 (SVM)、朴素贝叶斯 (NB)、K最近邻 (KNN)、主成分分析 (PCA)、独立成分分析 (ICA)、线性判别分析 (LDA)、t-分布邻近嵌入(t-SNE)、高斯混合模型(GMM)、聚类分析 (CA)、K 均值聚类 (K-means)、DBSCAN、HDBSCAN、层次聚类 (HC)、GAN (生成对抗网络)、CGAN、DCGAN、WGAN (Wasserstein GAN)、StyleGAN、CycleGAN、VAE (变分自编码器)、GPT (生成式预训练模型)、BERT、Transformer、LSTM (长短期记忆网络)、GRU (门控循环单元)、RNN (循环神经网络)、CNN (卷积神经网络)、AlexNet、VGG、GoogLeNet、ResNet、MobileNet、EfficientNet、Inception、DeepDream、深度信念网络 (DBN)、自动编码器(AE)、强化学习 (RL)、Q-learning、SARSA、DDPG、A3C、SAC、时序差分学习 (TD)、Actor-Critic、对抗训练 (Adversarial Training)、梯度下降(GD)、随机梯度下降 (SGD)、批量梯度下降 (BGD)、Adam、RMSprop、AdaGrad、AdaDelta、Nadam、交叉熵损失函数 (Cross-Entropy Loss)、均方误差损失函数 (Mean Squared Error Loss)、KL 散度损失函数 (KL Divergence Loss)、Hinge 损失函数、感知器 (Perceptron)、RBF 神经网络、Hopfield 网络、Boltzmann 机、深度强化学习 (DRL)、自监督学习 (Self-supervised Learning)、迁移学习 (Transfer Learning) 等。